作为深耕家电售后领域15年的从业者,我深刻体会到:在用户触点日益碎片化的今天,售后服务早已突破单纯的技术服务范畴,演变为品牌价值传递的关键场景。工程师一次优质的上门服务,不仅是解决问题的技术操作,更是用户与品牌建立情感连接的关键时刻。
本文将抛开复杂的理论模型,用最直白的语言解析工程师上门服务全流程的关键触点,并给出可落地的提升方案。
在展开具体策略前,我们需要理解三个核心理念:
触点即广告位:工程师的每个动作都在传递品牌形象,工具包的摆放方式比电视广告更能影响用户认知。
细节决定温差:服务过程中,用户对"专业感"的判断往往来自工程师挽起袖口的高度、填写单据的笔迹工整度等细节。
体验需要设计:优秀的服务体验不是偶然发生的,而是通过系统设计让每个环节产生"恰到好处"的感受。
上门前:建立信任的关键准备
要求:确保干净清爽、精神饱满,有抽烟习惯的服务工程师,可准备口罩佩戴,避免散发异味。
检查:每天早上,人员自查仪容仪表,网点经理早会专查。
要求:
配件类:维修配件或周转机
工具类:垫布、鞋套、工具包/箱
票据类:发票/收据、收费标准、工作证。
携带的票据和配件需为品牌专用,不得私自购买其他品牌的配件或不同品牌的配件串用。
检查:每天早上,对服务物资准备自查与互查。
要求:
对车辆形象进行检查,保证车辆外观和车厢清洁;
对工具、备件、折叠梯等放置有序并有防护措施。
检查:每天早上,对车辆清洁,工具备件到位装车/携带。
要求:
预约时间前1.5小时联系用户确认能否上门
安装:确认环境能否安装
维修:初步故障排查,确保带好配件
检查:
接单前提前联系用户,确认上门时间。
确认用户家大致安装环境,以免导致空跑。
提前告知辅材收费标准及预算
根据用户对产品的故障现象描述,进行故障初判:
(1)初步确定故障原因及维修方案;
(2)确定所需备件及维修工具等;
(3)对无法确定的故障原因,应咨询服务商技术主管、技术经理;
(4)根据初判故障维修难易程度,进行上门前的准备;
(5)根据故障初判,准备所用配件,网点若无配件应及时申请。
申请上门需要的备件,出发前带齐备件,再检查一遍
连续敲门两次,每次连续轻敲三下;
有门铃的按门铃;
敲门时切忌力量过大或者连续敲不停;
用户家无人的,通过与用户电话联系,联系无果需触发短信通知用户服务将进行改约。
先出示品牌专用工牌,并自我介绍和问好:
话术参考:“您好!请问是***先生/女士 吗?我是**公司的服务工程师***,(遇维修单增加:非常抱歉给您的生活带来不便),公司现特派我来为您服务,这是我的工作证。”确保用户同意再进门。
进门前,先穿戴鞋套;
使用干净无灰尘的鞋套;
先一只脚穿鞋套踏进家门,再穿另一只鞋套,踏进用户家门;
进门后,使用手机打卡签到。
使用V帮手APP定位签到上门,签到时确保用户和工单一致。
(未完待续,接下篇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