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今,一辆车所承载的功能,已经远远超出了“交通工具”的范畴,从某种角度来说,它已成为与你朝夕相处的另一个“家”。随着时代的发展,技术的进步,汽车也逐步走向智能化和网联化,功能也越来越丰富。而面对如此之多的功能,作为主人的你如何能够“掌握全局”?来看看奥迪的工程师们是如何“化繁为简”的。
从广义上讲,奥迪车载系统都称为MMI(Multi Media Interface),然而细分出来,有导航系统BNS /RNS、MMI 以及最近的MIB。
在奥迪的家族矩阵当中,BNS(Basic Navigation System,基本导航系统)是简单的基于 CD 的导航,带有红色单色显示。
RNS(Radio Navigation System,无线电导航系统)是一种独立设备,可替代标准立体声系统。但需要说明的是,虽然信息很丰富,但这套系统依旧是依托按键与旋钮进行操作。
BNS/RNS与当前奥迪车型所搭载的MMI在布局、操作上都十分相似,但在系统方面却存在天差低别的差距。如:无法共享地图,无法实现车控类功能,如温度、座椅便利性调节等操作。
Multi Media Interface(MMI)是奥迪开发的车载用户界面媒体系统。在2001年的法兰克福车展上的奥迪Avantissimo概念车上首次亮相,并于2002年底在第二代奥迪A8 D3上正式量产。
奥迪MMI 2G是奥迪发布的第一款MMI车型,准确可以称为 MMI 2G Low/Basic,是对奥迪基本信息娱乐系统的升级。后来,奥迪将基本款升级为 MMI 2G High,配备 6.5 英寸彩色显示屏、Sirius/HD 收音机/FM/AM/DAB、MP3 CD 播放器、iPod 支持 MDI、Aux-In、USB 等。
第三代奥迪MMI系统称为MMI 3G,是2008年开始应用于奥迪A4(B8)、奥迪A5、奥迪A6(C6PA)、奥迪Q5、奥迪Q7 PA车型(PA代表奥迪中期改款车型)。
MMI 3G 也有多种型号,例如 MMI 3G Basic(DVD Rom)、MMI 3G/3G+ (HD)、MMI 3G High和 MMI 3G+(connect)。MMI 3G+提供了一个 7 英寸 TFT 彩色显示屏、四个功能键(前为八个)和一个带有操纵杆功能的中央控制转盘。奥迪 MMI 3G High提供了一个触摸屏,可实现手写识别,并且还具有蓝牙功能作为标准选项。
为了更好解决消费电子产品的迅速创新与汽车制造周期较慢的问题,奥迪发布了MIB(Modular Infotainment Matrix模块化信息娱乐矩阵)新架构。(需要注意的是,MMI是娱乐系统的统称,不管内部版本发生了什么变化,对外的宣传仍然采用MMI)
2012年,MIB在奥迪A3中首次亮相。MIB1共有三种类型:入门版、标准版、高级版,入门版没有引进到中国,标准版为收音机版本(MMI Radio),高级版还可分为二维导航(MMI navigation)和高级三维导航(MMI navigation plus)。不仅具有流畅的UI视觉体验,导航系统也支持三年免费无线更新。在MIB1的系统中,之前单独的触摸板被集成在旋压按钮上面,用户可以直接在旋钮上书写。语音系统也进一步提升,可以在导航中直接说出具体地址。
MIB2中,舍去了入门版增加了拓展版,系统优化了交互逻辑,操作面板按钮减少了两个,并支持智能手机接口,可以在车机上搜索到手机内的内容,同时对后排娱乐进行大幅提升,可以选装两个平板电脑作为后排信息娱乐系统。
2020年5月11日,奥迪公司发布了第三代MIB系统,交互框架上相较上一代系统有了很大的改变,主界面以卡片方式显示主要功能,支持手势自由拖拽,可以个性化地布置车机屏幕。相比MIB2版本的7英寸MMI中控大屏,MIB3版本MMI中控大屏升级10.1英寸,增加了触控振动及声音反馈,拥有更好的视觉及触控效果,同时也支持方向盘实体按键和语音控制,增强了驾驶员行车时操作的安全性。
另外,奥迪针对中国用户开发了新版本系统,该版本基于安卓平台开发,预装了主流的流媒体服务,如酷我音乐、喜马拉雅电台等,还可以通过应用商店下载自己喜欢的应用。在应用操作界面中,用户可以通过扫码的方式登陆账号。
我们在研究奥迪汽车人机交互系统的三代变迁中发现,这一系列系统在功能服务上,从基本的收音机、地图导航到如今更贴近用户日常需求的互联小程序、应用市场;在人机交互上,从原始的物理按钮空间映射,到更加灵活的触控板,再到全触屏方式。在一代一代的人机系统交互迭代中,交互方式与界面交互框架始终紧密结合,为广大用户提供了良好的用户体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