情绪价值,正在创造着巨大的商业潜力,而制造情绪价值的商业模式,无不取得了巨大成功!
近日,北京蓝海忠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晶女士接受媒体《商业洞察官》(以下简称“洞察官”)的采访,就制造情绪价值的商业模式,分享了她的独到见解。
洞察官:您怎么看待情绪价值在2024年的火爆?
李晶:提供情绪价值的商业模式一直都有,附加情绪价值的商业模式越来越多了。
这与人们的消费需求持续迭代有关。
根据马斯洛需求理论,人们的需求是从基础功能性向感性情感性需求升级。在制造业如此发达的今天,人们的基本生理性和安全性需求已经得到了普遍的满足,而社交、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求则都建立在情绪管理的基础上。
举例来讲,体育运动之所以受欢迎,除了强身健体以外,运动带给人们多巴胺的分泌、挑战极限的精神感召以及一类群体共同的爱好等均是情绪价值。
因而,伴随着体育运动,出现了运动器材、运动场馆、运动教练、运动社群等等商业模式的成功。
奢侈品、私人定制的孤品、现场演出、游乐园的过山车等等,都是情绪价值的本身或附加值。
事实上,我们从未停止“购买”情绪价值,但,制造并贩卖情绪价值进入了爆发期。
人们的需求在,红利就不会消失!
洞察官:上面提到的这些例子代表了一部分行业,除此以外,还有哪些赛道可以通过情绪价值来吸引消费者,提高品牌影响力?
李晶:情绪价值的创造是跨行业的。
理论上讲,只要你的生意是与人打交道的、为人们解决某种问题或带来便利、创造美好生活的,都可以制造情绪价值。
比如,金融服务。美国银行Bank of America的“保留零钱 Keep the change”储蓄活动。通过与信用卡的结合,在每次消费中保留零钱存入储蓄账户,短期内就吸引了500万人参与,存储金额高达5亿美元。这项服务并在没有人们增加负担的基础上,不仅为银行获得了储蓄资金,也赢得了客户的喜悦与满足。
再比如,汽车租赁。Enterprise Rent-a-car,将营业网点设置在社区、办公楼附近,最大程度的接近消费者,甚至还可以将需要租赁的汽车直接送到消费者家,便于消费者。与那些通常将营业网点设置在核心交通枢纽、便于运营的竞争对手产生了差异化,因而成为盈利最好的汽车租赁公司。
又比如,二手书。通常处理二手书作为废纸垃圾回收,而转转平台则通过对二手书统一回收,作为书而非纸的价值再次销售。人们只需要将不需要的二手书拍照由平台估价,快递员便会上门取货完成交易。卖家也可以在转转平台选购喜欢的其他二手书。
因此,餐饮、零售、美业、文旅、宠物、家居、汽车、科技、健康、教育、房地产等等,都具有创造情绪价值的机会和意义。
洞察官:有哪些方法论是可以帮助企业做情绪价值商业模式打造的吗?
李晶:当然!
万变不离其宗,制造情绪价值的商业模式仍然是一种商业,而商业的本质是价值交换,价值来源于未被满足的需求。
制造情绪价值,就是去满足消费者的需求。
制造满意/感动/惊喜的情感,制造思考/回忆/经历的收获,制造共鸣/归属/群体的联系。
长安汽车通过延时服务、上门取送车、多对一服务、日常关怀等系列举措,从多种角度为车主提供便捷,让车主感到十分安心,对长安的服务交口称赞、十分满意;
走戈壁成为商学院的招牌活动,是因为通过这样的活动激发冒险和探索、挑战自我与团队协作、启发和回忆的精神价值,这与商学院的教学宗旨相符,也令许多企业家们痴迷。
正在兴起的二次元文化带动了谷子店的火爆,00后用这些卡片、装饰、文创建立起属于他们这代人的独特精神需求。
因此,我们需要做的是定位目标群体、洞察需求痛点、创意解决方案、测试运营并在后续不断的优化与迭代。
需求调研—>共情痛点—>创意设计—>测试迭代—>投入运营
洞察官:这么看来,制造情绪价值百利而无害,有了情绪价值是不是就有了品牌的护城河?
李晶:相信每位老板都想要做出让人情不自禁发出“wow”的感叹的情绪价值。
但情绪价值很容易被模仿,情绪价值本身并不足以成为品牌的护城河。
举例来讲,现在在不少大型卖场也可以体验到如宜家的1元甜筒,满足了顾客的一部分情绪价值,可1元甜筒并没有给顾客带来如同宜家一般的体验。
情绪价值是画龙点睛的那颗“睛”,完整的体验才是龙。
因此,我并不推荐大家将所有的资源一股脑投入于此。
而是推荐设计内外平衡的、循序渐进的情绪价值商业模式。我也相信,经过中长期创新设计和迭代,最终能够实现“wow”的综合体验感。
良好的体验不能脱离情绪价值的创造,而情绪价值又是建立在综合体验之上的。
洞察官:您认为企业需要做哪些准备来向情绪价值商业模式转型呢?
李晶:商业模式的转型是一把手工程,高层重视是基础。
提供情绪价值可能意味着品牌的形象、内部的流程、监管与考核甚至组织架构的调改。因此要充分取得中基层的理解和支持。
这也就意味着在转型前充分的调研和利益相关者的梳理。
此外,转型不是一蹴而就的,合适的时间点、人员 可以按照上述识别与制造情绪价值的方式方法来顺序开展转型工作。
当然,更有效率和效果的方法,是引入值得信赖的第三方,以客观、专业、高效的视角来协助企业完成转型。
洞察官:我们今天聊了非常多的案例,从道和术的层面把制造情绪价值的商业模式做了剖析,相信很多企业也已经跃跃欲试。访谈接近尾声,可以请李总给想要尝试转型的企业一些鼓励吗?
李晶:我非常感谢和敬佩敢于尝试创新、为顾客/消费者投资的企业和企业家。正是正是这种前瞻性和勇气,推动了商业世界的进步和繁荣。
情绪价值的探索是一个充满挑战但极具价值的旅程。 在这个过程中,可能会有失败,也可能会面临不确定性,但这些都是通往成功的必经之路。
情绪价值的制造是一个动态的过程,需要我们不断地学习和探索新的方法,不断地优化我们的产品和服务。
最后,我想说的是,情绪价值的制造不仅仅是一种商业策略,更是一种社会责任,创造社会价值,推动社会进步,而社会也会给勇敢的人以丰厚的回报!
这是一个充满挑战但极具价值的旅程。企业在制造情绪价值的每一步小改变,都可能成为推动整个行业前进的一大步。
每一次创新尝试,每一次情感连接的深化,都在重新定义着商业的边界和可能性。
我们期待在未来的日子里,能够继续与大家共同探讨和分享更多关于情绪价值的思考和实践。
不妨从今天起,就思考你的生意如何与情绪价值绑定,为消费者带来无与伦比的体验!
本文完。
有关服务设计的更多有趣有料内容,欢迎【留言】入群讨论!!!🆙💬
期待你哟!!!👯♂️